华农书画 发表于 2016-7-18 15:10:09

向陈永军老师致敬!

金钥匙 发表于 2016-7-18 15:15:25

贺永军的书法精神从进化论角度来说,太世故的人有种种可能会获取现实的最大利益,但,这样一种人不会在艺术领域有所作为。艺术需要真诚,需要献身,需要对现实某种惯常价值观的扬弃。这样的状态说说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有意思的是,肯于这样做的,永军老师算一位。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,永军老师有理想,有理想的人才敢于藐视黑暗,向往光明。在艺术上,永军老师“哗众取宠”,常常取得“革命性”的成就,这可谓永军老师的成功之处!可贵之处!

金钥匙 发表于 2016-7-18 15:21:53

永军老师对书法的探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,书法新资源的开发,是书法创新的宽阔途径。永军老师“万小时定律”和“千字个临法”的提出让书道中敬佩和点赞,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。以往的行草书创作,放纵有余,内涵不足,浅陋的结体,草率的线条,难以建立宏阔、凝重的价值标准,也不可能形成普遍的审美共识。令我们欣然的是,永军老师突破了这个“瓶颈”,大但的探索,从张旭和怀素的艺术价值中汲取营养,永军老师把在高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对书法创新精神,以及没有历史负担的创作心态,崭新的艺术感觉,实现了当代书法创作的一种突破,这就是中国书坛中“陈永军现象”。

二王书风 发表于 2016-7-18 15:35:00

书法革命者!
书法探索者!
书法传授者!

二王书风 发表于 2016-7-18 15:37:20

中国书法在经历了尚势(秦汉)、尚韵(魏晋)、尚法(隋唐)、尚意(宋元)、尚趣(明清)的三千年流转之后,已然形成了创新的“天花板”效应,无论是书体、结字还是笔法、墨法,古人已早我们几百年就登峰造极了,留给我们的创新余地已经非常小了,陈永军老师在寻找在求变,这是一种精神,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力量。

二王书风 发表于 2016-7-18 15:40:50

陈永军老师对书法创作中的艺术形式保持着一种职业性的敏感。这种对形式的敏感不可能不带入到他所喜欢的书法,我们看他的书法,也的确能发现他对艺术形式的经营痕迹。比如其对线条的锤炼,用墨的斟酌,作品空间的布置,钤印的讲究,甚至对书写纸张的选择,无一不显示出陈老师独运之匠心,这就是书法的苦行僧风骨。

二王书风 发表于 2016-7-18 15:42:09

书坛精英|走进陈永军   栏目越读越精彩!

一枝梅 发表于 2016-7-18 15:43:56

学习!

一枝梅 发表于 2016-7-18 15:49:18

永军先生对书法态度正如《庄子·达生》中说,梓庆削木作鐻之前,先要葆身养气,斋戒静心。等到排除了庆赏爵禄、非誉巧拙等杂念,甚至是遗忘了自己的肉身,一心专精于技而不为外物所扰,方才进入山林审察木材,他以自己的天性去冥合自然天理,早已“胸有成鐻”,当我们走进永军先生时,他的静气,他的精神,他的状态,他的思想,足以说明了这一点,欣赏永军先生现场创作时下手便是鬼斧神工,是有理可据的。

一枝梅 发表于 2016-7-18 15:49:58

本帖最后由 一枝梅 于 2016-7-18 15:52 编辑

书坛精英!
页: 1 2 3 [4] 5 6
查看完整版本: 书坛精英|走进陈永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