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艺分子 发表于 2014-4-12 12:01:17

汉碑大观(4)《礼器碑》东汉

汉碑大观(4)
·《礼器碑》
·碑立时间:东汉永寿二年(公元156年)
·隶书碑高1.5米宽0.73米
·原碑藏于山东曲阜孔庙
  全称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》,又称《修孔子庙器碑》、《韩明府孔子庙碑》等。无碑额,四面刻。碑阳十六行,行三十六字,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。碑阴及两侧皆题名。碑文字迹清劲秀雅,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。
  明郭宗昌《金石史》评云:“汉隶当以《孔庙礼器碑》为第一”,“其字画之妙,非笔非手,古雅无前,若得之神功,非由人造,所谓‘星流电转,纤逾植发’尚未足形容也。汉诸碑结体命意,皆可仿佛,独此碑如河汉,可望不可即也。”
  临习《礼器碑》,在用墨的处理上可讲究一点儿变化。一般在书写方笔时,墨色宜润泽,不宜枯燥。要注意线条的相互关系:粗线条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,是整个字的主笔,力量也较为集中,用墨较重;而细线条处于辅助地位,用墨也轻。如果我们临习时要写一根方笔入纸的线条,而恰在此时笔端乏墨,那么,不妨可改用圆笔入纸来临摹这一根线条。虽然作为这一根线条的临摹,由于用笔变化而遗失了原貌,但从碑刻到墨书,因这一点形的失去而使整个字在力量上得到了补充,也不悖书法中所谓“遗形取神”这一原理。临习《礼器碑》,应首先着眼于由粗细线条组成的有机整体,保持字的力度不散。
·《礼器碑》


·刘文华临《礼器碑》


·本协会会员陈国文临《礼器碑》(局部)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汉碑大观(4)《礼器碑》东汉